不同方法制备的中间相活性炭微球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的比较 乳液法制备的中间相炭微球经活化后进行等温吸附的测定,计算出BET 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微孔表面积、微孔体积和中孔体积等数值,由H-K法及密度函数理论计算孔径分布。
RH-AMCMB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而p-AMCMBI 的比表面积也较大,并有较大的总孔体积;其他两种活化微球的各项数值则较低。用Dubinin-Astatkhov法计算出四种活性炭微球的微孔体积、微孔面积相'差不大,而用t-P 法计算出四种活性微球的微孔体积。微孔面积有较大的差别,由此可知,等温吸附模型只是理想状态下计算物质微孔的一个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活性物质。从微球的孔径分布来看,p-AMCMB1与p-AMCMB2的孔径分布接近,RH-AMCMB 含有较多的微孔。从这些数据可似看出,在同一活化条件下, RH-AMCMB的活化效果最好,p-AMCMB1次之,p-AMCMB2 和c-AMCMB较差,这可能与微球的粒径分布和内部微观结构有关。RH-AMCMB是乳液法制备的活化微球,具有较窄的球径分布,微球内部结构也较为复杂,石墨片层有起伏、摺皱和扭曲等形状,这可能造成微球活化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而热缩聚法制备的微球内部石墨片层堆积紧密,活化后产生的微孔比乳液法活性炭微球产生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