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的表面改性: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取决于其表面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表面物理结构决定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能力,而表面化学性质决定了活性炭的化学吸附能力。因此,通常通过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以增强活性炭的吸附选择性。
活性炭的物理结构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物理结构主要包括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等,这些特性决定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性能。
不同孔径的孔在吸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大孔的内表面积可以发生多层吸附,但它在比表面积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的大孔扮演的是吸附质分子通道的角色。中孔既是吸附质分子的通道,又可以在一定相对扭力下发生毛细管凝结,在大分子的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微孔是吸附过程中作用最大的,活性炭的95片以上的比表面积来自于微孔的贡献,因此微孔对活性炭吸附量起着支配作用。前己述及,在吸附过程中,只有吸附质分子能进人和充填的孔隙才是有效孔隙,活性炭的孔径必须与吸附质分子的几何尺寸相匹配才能有效吸附。
对活性炭表面结构的改性着重于孔隙结构的调整,其目的就是使活性炭的孔径与吸附分子尺寸相当,以提高活性炭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孔隙调整的方法决定于活性炭的孔结构,如孔径的大小、孔容的大小等,有的需要开孔、扩孔,有的则需要缩孔。开孔和扩孔常用的方法是控制活化程度;而缩孔的方法很多,如热收缩法、浸渍覆盖法、气相热解堵孔法等。通常活性炭的表面结构改性方法主要通过强化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炭化、活化过程或者通过对成品进行碳沉积等过程将孔隙调整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