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活性炭通常采用煤沥青或石油沥青为原料:将原油加热进行常、减压蒸馏,分出汽油、煤油(165~170℃)和柴油(265~270℃) 后,在继续升温至410℃进入减压塔,分出减压顶线油(240~245℃)、减压一线袖(300-305℃)和减压二线油(365~370℃),分别为热裂化、锭子油和机油原料,剩下的为减压渣油,经减压蒸馏后剩下的渣油:可作为制备活性炭的原料;通常选用石油精制渣油如催化裂化澄清油、乙烯热解渣油和热裂化渣油等作为生产球形活性炭的原料油。
球形活性炭通常采用煤沥青或石油沥青为原料,但要求沥青软化点最好是150一250℃,因为软化点过低;即沥青中含有较多的低沸点组分,成球后不溶化处理时间特长;有时易引起球体破裂;反之,软化点过高,沥青难于熔融,黏结性能较差,成球十分困难;此外还要求高碳含量 (85%一97%)、低杂原子 (小于1%)和杂质。为此上述渣油和沥青,以及从中被提取的纯芳烃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必须通过热致改性、溶致改性、氧化、"加氢以及催化改"性等方法,提高其软化点,脱出杂质和杂原子,制备出不同品牌的各向同性沥青和各向异性沥青,为供生产球形活性炭专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