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成型、炭化、活化和后处理过程。活性炭的微孔构造主要和活化方法及活化条件有关。活性炭的微孔有效半径一般为1—10000nm e微孔半径在2nm以下.过渡7L半径为2—100M,大孔半径为100—10000nm。活性炭的微孔容积一般为o.15—0.90ml/2,表面积占比表面积的95%以亡。过渡孔容积一般为0.02—0.川m1/R.其表面积占比表面积的5%以下。用特殊的方法,例如延长活化时间,减小升温速度或用药剂活化时,可得到过渡孔特别发达的活性炭c大儿容积一般为o.2一o.5m1/g,表面积只有o.5—2m3/R。炭的孔径大小不同,它在吸附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也就不司。
根据活性炭的制造原料、外形、制造方法和使用用途等不同,活性炭可形成许多品种和类别。
活性炭按其外形不同,通常分为粉末状炭(PAC)和颗粒状炭(GAC)两大类。水处理用活性炭过去主要是粉末状炭,应用在去除水的嗅味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一般是和混凝刑一起连续地投加于原水中,经混合吸附水中有机和无机杂质后,粘附在絮体上的炭粉大部分在沉淀池中成为污泥厉排除,多应用十季节件水质忍化时的间歇处理以及粉末炭投加量水高时。由于粉末炭再生困难,用后即被丢弃,20吐纪70年代以来,颗粒状炭有明显取代粉末状炭用于净水的趋势c粒状炭要比粉状炭稍贵一点、但可反复使用.机械强度大,再生也比较容易。并且当用于连续流动系统时,具行更锋的水/J性能。因此,几乎所有的连续流动吸附系统都使用粒状炭。颗粒状活性炭按形状不同.又可制成圆柱形、球形、空心圆柱形、空心球形和不规则形状的破碎炭等等,近些午来还出现了大比表面积的纤维状活性炭。